日前,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家化,600315.SH)发布业绩快报,披露公司业绩面承压,上市以来首度出现年度亏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2024年,上海家化实现营收56.79亿元,同比下降13.93%,归母净利润亏损8.04亿元,同比下滑260.72%。公司指出,业绩亏损主要受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战略调整以及投资收益减少等多因素影响。
与此同时,上海家化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公司主动实施多项战略调整举措,如渠道改革、品牌聚焦等。此外,公司销售费用率常年高企,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达45.12%,费用率居高不下,研发费用率则相对较低。
业绩面承压,上市以来首度亏损
2024年,上海家化实现营收56.79亿元,同比下降13.93%;归母净利润亏损8.04亿元,同比下滑260.72%。这是公司自2001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上海家化表示,2024年,公司主动实施多项战略调整举措,包括:百货渠道主动降低社会库存及闭店、线上经销商代理模式转自营模式、线下销售部架构调整等。上述调整短期让业绩承压,但能够帮助公司聚焦线上发展,加快从线下向线上转型,提升线上运营能力与效率。
白云虎指出,举例而言,聚焦核心品牌,其上任后,将“玉泽和六神”,作为核心品牌的第一梯队,这里面就是否存在合理和准确的问题。六神,代表着“日化消费类目赛道”;玉泽,代表着“功效化妆品赛道”;两者间,预示着企业战略定位的差异;而这一点,也恰恰延续了前三任在战略定位层面的摇摆。另一方面,从当年的葛文耀,将家化定位为“时尚集团”走中高端路线,到后面在“大日化”和“中端化妆品”间的来回切换,造成了市场和用户的困惑,也错过了国货化妆品发展的黄金十年阶段。
战略转型关键节点,销售费用率常年高企
上海家化对《港湾商业观察》介绍到,当前公司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正经历一系列深刻变革。如公司董事长兼CEO林小海所言,任何变革,要成功就要先流血。受战略调整“阵痛”影响,公司阶段性业绩承压。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公司基本面并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将品牌发展视为推动公司业务增长的根本动力,并持续加大品牌投入和营销创新,主动推进多项调整。
时间线拉长来看,2020年-2023年,公司实现销售费用分别为26.38亿、29.47亿、26.52亿 、27.70亿,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7.52%、38.54%、37.32%、41.98%;研发费用分别为1.443亿、1.631亿、1.599亿、1.465亿,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05%、2.13%、2.25%、2.22%。
白云虎认为,营销费用高,并非是上海家化的个体问题,也是整个行业的“痛点”,核心原因是“线上流量营销”的投入日趋提升,导致“有投入,才有营收”的经营困境;单从数据来看,上海家化的营销费用还不是最高的,因为其线上和线下营收占比相对平衡。但是,在面对“营收增长”和“营销投入”的“矛盾决策”时,是否能够做到更具合理的投入产出(ROI),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运营策略,在这一点上,上海家化的组织能力还在持续探索实践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