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驱动下,从投资人到产业界都在思索由此带来的冲击和机会。因其逐渐有了“智能涌现”能力,产业链方如何承接这些技术赋能,投入节点选择也变得重要。
“投资人这几年一大主题就是AI。”一村淞灵投资总经理张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通过对AI方向的积累学习,我们公司形成了生态打法:在感知周期时,重视对AI视觉、触觉、嗅觉、类脑领域布局;现在是模型周期,未来会走向行为周期。无论是哪一个AI周期发展阶段,我们坚定看好中国的产业发展。”
除了偏向于自然语言侧的ChatGPT外,2023年Meta发布了旗下图像类AI大模型SAM(Segment Anything Model)。据介绍,这是一种用于图像分割的基础模型,可以在无需额外训练、零样本泛化前提下,实现辨别物体、对图像的理解能力。业界认为由此开启了机器视觉的GPT时刻,将推动跨视觉模态的场景应用,如自动驾驶、安防监控等。
“在去年(2023年)上半年我还有一些顾虑甚至危机感:当AI厉害到输入什么数据都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是否可能就不需要我们3D感知行业了?”光鉴科技创始人兼CEO朱力对记者分析,“但通过与硅谷业内交流,我们的一致结论是:其一,AI很依赖数据来源,如果输入的数据很差就会导致输出结果不好,因此好的传感器很有价值;其二,AI最终需要计算也要考虑到成本,在传感器和算力之间寻求平衡很重要,目前阶段行业是在把感知能力做强,再拓展应用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