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科技 产经 家电 智能 手机 芯片 数码 电商 English
中国IT产经新闻网-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搜索领域是未来IT产业发展的趋势!
中国IT产经新闻/市场观察/正文
5000亿赛道再升级:数智化破解工程造价创新难题
来源:
2025-08-19
编辑:晓露

当前,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工程造价行业迎来新的广阔发展空间。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预计,2025年全国工程造价行业规模将达5000亿元。但另一方面,行业整体依旧面临市场竞争激烈与“内卷”加剧、人才短缺与素质不足、数字化转型压力与技术应用不充分、全过程咨询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与挑战。

  

工程造价,是建筑领域的重要支撑,贯穿项目投资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到竣工的全过程。其核心任务是对工程项目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等资源消耗进行科学测算与管理,确定合理成本并控制投资。

  

8月15日,由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各地工程造价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型基建项目管理创新交流会在广东肇庆举行。交流会以“数据开元,智绘新篇”为主题,聚焦数智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的应用,推动行业技术革新,旨在以“数据”为纽带,以“智能”为引擎,通过技术融合驱动基建行业升级,探索数字化工程造价对行业生态及竞争力的提升,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基建项目管理领域注入创新动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造价管理处处长江冰在主旨演讲中,从政策顶层设计到标准落地实践等角度,系统阐释了当前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的基本态势与未来方向。她表示,政府将大力鼓励、支持数据赋能,坚定不移地推动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框架,形成“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竞争形成价格、监督有据可依”的新格局。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题为《从中国制造2025到新质生产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服务于制造业,贯穿其上中下游各环节,更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在他看来,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型产业,不同于传统制造业依赖资源和劳动力投入,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经济活力。当前,中国制造业已告别“跟跑”,进入“并跑”与“领跑”并存的阶段,正由“大”向“强”跃升。在这一背景下,大力发展工程造价等生产性服务业,既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一环,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理事、广东工程造价协会副会长、广州易达建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峰表示,在建筑行业快速变革的今天,造价工程作为建设项目的重要支撑环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双碳”目标的推进,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曾经依赖政府定额的计价方式逐渐显露出效率低下、市场失真的弊端,而全过程咨询、BIM技术应用、碳造价管理等创新模式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高峰分析表示,造价工程行业通过BIM技术、大数据分析和智能造价平台等创新手段,能够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实时管理,彻底改变传统的事后结算模式。造价咨询将与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深度整合,从单纯的成本核算转向全方位的价值管理。显著提升了工程成本管理的精准性与效率。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智慧城市群建设及绿色建筑发展的进程中,造价工程的科学化、数字化管理有效优化了政府投资决策,严控项目成本,保障工程质量与进度。其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能力,助力大湾区重大工程高效落地,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与资源保障。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广东工程造价行业表彰暨颁奖仪式,肇庆市工程服务协会与广州易达建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获得表彰。同时,进行了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型基建项目管理创新交流会的会旗交接。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理事长田国民表示,本次交流会为政、产、学、研各方搭建了交流平台。通过政策解读、技术分享、实践案例和深度对话,与会者深入探讨了新版计价标准的落地实施、AI审价、数字供应链、装配式建筑等前沿议题,明确了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路径。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基建项目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全国工程造价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何晓亮)

产业点评更多
厂商动态更多
热门综合更多
CopyRight @ 2008-2025 IT产经新闻网 All Right Reserved 违者必究 湘ICP备2022017330号-2